c语言该怎么运行
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上机输入和编辑源程序。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程序,如发现有错误,要及时改正。最后将此源程序以文件形式存放在自己指定的文件夹内,文件用.c作为后缀,生成源程序文件,如f.c
(2)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先用C编译系统提供的“预处理器”对程序中的预处理指令进行编译预处理。例如,对于#include<stdio.h>指令来说,就是将stdio.h头文件的内容读进来,取代#include<stdio.h>行。由预处理得到的信息和程序其他部分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可以用来进行正式编译的源程序,然后由编译系统对该源程序进行编译。
编译的作用首先是对源程序进行检查,判断它有无语法方面的错误,如有,则发出“出错信息”,告诉编程人员认真检查改正。修正程序后重新进行编译,如有错,再发出“出错信息”。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没有语法错误为止。这时,编译程序自动把源程序转换为二进制形式的目标程序,如果不特别指定,此目标程序一般也存放在用户当前目录下,此时源文件没有消失。
在用编译系统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自动包括了预编译和正式编译两个阶段,一气呵成。用户不必分别发出二次指令。
(3)进行连接处理。经过编译所得到的二进制目标文件(后缀为.obj)还不能供计算机直接执行。前面也说明:一个程序可能包含若干个源程序文件,而编译是以源程序文件为对象的,一次编译只能得到与一个源程序文件相对于的目标文件,它只是整个程序的一部分,必须把所有的编译后得到的目标模块连接装配起来,再与函数库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生成一个可供计算机执行的目标程序,称为可执行程序,在Visual C++中其后缀为.exe,如f.exe。
即使一个程序只包含一个源程序文件,编译后得到的目标程序也不能直接运行,也要经过连接阶段,因为要与函数库进行连接,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
以上连接的工作是由一个称为“连接编辑程序”的软件来实现的。
4)运行可执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
c语言运行的步骤
C语言程序从编写到执行输出结果一般需要6个步骤:编辑(edit)、预处理(preprocess)、编译(compile)、连接(link)、装载(load)、和执行(execute)。
编辑是通过编辑器书写C语言文本,该文本成为源文件,拓展名为.c(在c++系统中为.cpp)。
预处理执行程序中的预处理指令(他们是为优化代码而设计的),每条预处理指令以符号#开始,结尾不带分号。例如#include<stdio.h> #define max 100 等
C语言怎么运行
通过编译和链接这两个步骤之后将会在文件中产生一个.exe可执行文件。这个可执行文件是由VC++(C语言编译工具)软件生成的。当单击“执行”或者按下快键键Ctrl+F5时,执行的就是这个.exe文件。但是这个文件并不是由VC++执行的,而是由CPU执行的。
当单击“执行”按钮时,VC++编译工具就会向操作系统发出请求,让操作系统执行.exe文件。而操作系统收到VC++的请求时,就会调用CPU。执行的结果就是在显示器上输出“Helloworld!”的字样。这就是此程序执行的过程。
由此可见,所有的C语言程序编译链接后产生的可执行文件(也就是.exe文件)都需要操作系统来进行处理运行。
如有没有操作系统,所有的软件都是不能运行的。所以不要以为VC++就可以解决C语言程序运行的全部过程。它的所有操作都要靠底层的操作系统来支持。因为只有操作系统才能控制硬件,所有的软件都不能直接访问硬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