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体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什么基本思想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
其概念最早由E.W.Dijikstra在1965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 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 表格:判定表 语言:过程设计语言(PDL) 结构化程序设计曾被称为软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该方法的要点是:
(1) 没有GOTO语句;//在有资料里面说可以用,但要谨慎严格控制GOTO语句,仅在下列情形才可使用: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2) 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3)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解;
(4) 主程序员组。 其中(1)、
(2)是解决程序结构规范化问题;
(3)是解决将大划小,将难化简的求解方法问题;
(4)是解决软件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问题。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基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基本构成结构的掌握和了解,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具体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如下要素:
1. 使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循环等有限的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2. 选用的控制结构只准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程序语句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 复杂结构应该用嵌套的基本控制结构进行组合嵌套来实现;
5. 语言中没有的控制结构,应该采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来模拟;
6. 严格控制 GOTO语句的使用。其意思是指:
( 1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 2 )若不使用 GOTO 语句会使功能模糊;
( 3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goto是什么计算机
goto不是一种计算机,而是一种程序结构或者命令,可以让程序跳转到指定的标签或者行号。
在计算机编程中,goto语句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可能导致程序的可读性变差,甚至造成死循环。
因此,在现代编程语言中,使用goto命令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被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结构、如循环、条件语句等所取代。
如果想在编程中提高效率,除了使用goto语句外,我们也可以选择采用一些其他的编程技巧,如函数、模块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等。
goto不是计算机,它是一种控制流语句。
因为goto是一种跳转语句,它可以使程序跳转到程序的其他部分执行,而不是按照预定的顺序执行,这种跳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更方便地实现程序的功能,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导致程序错误。
除了goto,还有其他的控制流语句,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它们可以在程序中实现不同的逻辑关系,帮助程序员更好地控制程序执行的过程。
在实际编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控制流语句,以实现程序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