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每秒并发量
16384
mysql支持每秒并发16384。 受服务器配置,及网络环境等制约,实际服务器支持的并发连接数会小一些。
主要决定因素有:
1、服务器CPU及内存的配置。
2、网络的带宽。互联网连接中上行带宽的影响尤为明显。
mysql数据库最大连接数可以设置为多少
通常,mysql的最大连接数默认是100, 最大可以达到16384与连接数相关的几个参数:在修改最大连接数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值是不是越大越好,或者设置为多大才合适?
这个参数的大小要综合很多因素来考虑,比如使用的平台所支持的线程库数量(windows只能支持到2048)、服务器的配置(特别是内存大小)、每个连接占用资源(内存和负载)的多少、系统需要的响应时间等。可以在global或session范围内修改这个参数。连接数的增加会带来很多连锁反应,需要在实际中避免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
MySQL服务器的最大并发连接数是16384。 MySQL作为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 MySQL服务器的最大并发连接数受服务器配置,及网络环境等制约,实际服务器支持的并发连接数会小一些,主要决定因素有: 服务器CPU及内存的配置,网络的带宽。 互联网连接中上行带宽的影响尤为明显。
高并发三种解决方法
1:系统拆分,将一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子系统,用dubbo来搞。然后每个系统连一个数据库,这样本来就一个库,现在多个数据库,这样就可以抗高并发。
2:缓存,必须得用缓存。大部分的高并发场景,都是读多写少,那你完全可以在数据库和缓存里都写一份,然后读的时候大量走缓存不就得了。毕竟人家redis轻轻松松单机几万的并发啊。没问题的。所以你可以考的虑考虑你的项目里,那些承载主要请求读场景,怎么用缓存来抗高并发。
视频课程推荐→:《千万级数据并发解决方案(理论+实战)》
3:MQ(消息队列),必须得用MQ。可能你还是会出现高并发写的场景,比如说一个业务操作里要频繁搞数据库几十次,增删改增删改,疯了。那高并发绝对搞挂你的系统,人家是缓存你要是用redis来承载写那肯定不行,数据随时就被LRU(淘汰掉最不经常使用的)了,数据格式还无比简单,没有事务支持。所以该用mysql还得用mysql啊。那你咋办?用MQ吧,大量的写请求灌入MQ里,排队慢慢玩儿,后边系统消费后慢慢写,控制在mysql承载范围之内。所以你得考虑考虑你的项目里,那些承载复杂写业务逻辑的场景里,如何用MQ来异步写,提升并发性。MQ单机抗几万并发也是ok的。
如何解决网站大规模高并发访问
提供几种供你思路:
1、网站页面静态化。静态化的页面为.html(.htm等)不需要web服务器重新加载项解析,只需要生成一次,以后每次都直接下载到客户端,效率高很多。
2、将网站的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片和文件服务器分开。通过将服务器专业化分工,以提高网站访问速度。因为图片和文件在下载的时候无论是IIS、Apache等服务器都会有很大压力。
3、设置专门的数据缓存服务器。将大量数据放到缓存数据区,在访问量少得时候存入数据,减少连接直接操作数据库的开销。
4、数据库集群、库表散列。大型网站在面对大量访问的时候,会显现数据库的瓶颈,这时一台数据库将很快无法满足应用,于是我们需要使用数据库集群或者库表散列来分散压力。
5、镜像。镜像是大型网站常采用的提高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方式,镜像的技术可以解决不同网络接入商和地域带来的用户访问速度差异,比如ChinaNet和EduNet之间的差异就促使了很多网站在教育网内搭建镜像站点,数据进行定时更新或者实时更新。
6、负载均衡。负载均衡将是大型网站解决高负荷访问和大量并发请求采用的高端解决办法。
7、最新:CDN加速技术。什么是CDN?CDN的全称是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CDN有别于镜像,因为它比镜像更智能,或者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CDN=更智能的镜像+缓存+流量导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