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什么时候锁表或锁行
mysql锁表或锁行的情况是:
当主键或者唯一索引的效果时,是锁行。但是如果“重复率”高时,Mysql不会把这个普通索引当做索引,即会造成一个没有索引的SQL,从而形成锁表。
特别是在UPDATE、DELETE操作时,MySQL不仅锁定WHERE条件扫描过的所有索引记录,而且会锁定相邻的键值,即所谓的next-key locking。
mysql插入和查询使用的是哪种锁
MySQL使用两种锁机制来进行插入和查询操作: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
在查询过程中,MySQL默认使用共享锁(Shared Lock),多个查询可以同时读取同一条数据,互不干扰。这样可以保证读操作的并发性。
在插入操作中,MySQL会使用排他锁(Exclusive Lock),只允许一个插入操作进行,其他插入操作和查询操作将会被阻塞,直到前一个插入操作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MySQL还可以通过使用行锁或表锁来进行更细粒度的锁定。行锁只锁定正在插入或查询的数据行,而不是整个表。表锁则会锁定整个表,影响其他操作的并发性。
因此,MySQL的锁机制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和配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MySQL 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锁来进行插入和查询操作。
1. 插入操作:MySQL 默认使用的是写锁(也叫排它锁),即在插入数据时会对被操作的数据行进行写锁定,以防止其他事务同时进行写操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 查询操作:MySQL 使用的是读锁(也叫共享锁),即在查询数据时会对被操作的数据行进行读锁定,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进行读操作,不会相互影响。读锁是共享的,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获取读锁,这样可以提高并发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MySQL 也支持其他类型的锁,如悲观锁和乐观锁,以适应不同的并发场景。但在插入和查询操作中,使用的是默认的读锁和写锁。
MySQL中插入操作使用的是行级锁(row-level lock),而查询操作使用的是共享锁(shared lock)。
行级锁是针对单独的行进行加锁,可以避免多个事务同时修改同一行数据导致的冲突问题;共享锁可以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份数据,但不允许写入。MySQL的锁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性。
mysql如何避免表锁
1、基于要操作的表创建一个临时表,执行要修改的操作,比如add column或者drop column。
2、把表内容导出到文件(注意不要用intsert into table_copy select * from table,因为这样也很慢,也会锁表)
3、把文件导入到临时表
同上(最后括号里面的是字段名,可以不加,不加的前提是两张表结构一样)。
4、对换临时表和正式表的表名。
mysql数据库的行级锁有几种
1. 程序中非数据库交互操作导致事务挂起
将接口调用或者文件操作等这一类非数据库交互操作嵌入在 SQL 事务代码之中,那么整个事务很有可能因此挂起(接口不通等待超时或是上传下载大附件)。
2. 事务中包含性能较差的查询 SQL
事务中存在慢查询,导致同一个事务中的其他 DML 无法及时释放占用的行锁,引起行锁等待。
3. 单个事务中包含大量 SQL
通常是由于在事务代码中加入 for 循环导致,虽然单个 SQL 运行很快,但是 SQL 数量一大,事务就会很慢。
4. 级联更新 SQL 执行时间较久
这类 SQL 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例如:update A set ... where ...in (select B) 这类级联更新,不仅会占用 A 表上的行锁,也会占用 B 表上的行锁,当 SQL 执行较久时,很容易引起 B 表上的行锁等待。
5. 磁盘问题导致的事务挂起
极少出现的情形,比如存储突然离线,SQL 执行会卡在内核调用磁盘的步骤上,一直等待,事务无法提交。
综上可以看出,如果事务长时间未提交,且事务中包含了 DML 操作,那么就有可能产生行锁等待,引起报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