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小伙伴们,今天来聊聊Python中一个超实用的数据预处理技巧——同类均值插补,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专业,别急,我会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保证你一看就懂!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同类均值插补”,就是当我们的数据集中有一些缺失值时,我们可以用同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来填补这些缺失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留数据的整体趋势和分布特性,而且操作简单,对数据的破坏性较小。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关于学生成绩的数据集,里面包含了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成绩,有些学生的成绩记录不完整,比如只有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计算所有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值,然后用这个平均值来填补那些缺失的语文成绩。
我会一步步带你用Python实现这个操作,你需要安装一个叫Pandas的库,它在数据处理方面非常强大,如果你还没有安装,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pandas
安装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代码了,我们需要导入Pandas库,并创建一个包含缺失值的数据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一个包含缺失值的数据集 data = { '学生': ['小明', '小红', '小刚', '小丽'], '数学成绩': [90, 85, np.nan, 95], '语文成绩': [np.nan, 90, 85, 88] } df = pd.DataFrame(data)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用np.nan
来表示缺失值,我们的数据集看起来是这样的:
学生 | 数学成绩 | 语文成绩 |
小明 | 90 | NaN |
小红 | 85 | 90 |
小刚 | NaN | 85 |
小丽 | 95 | 88 |
我们就可以使用Pandas的fillna
方法来进行同类均值插补了,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整个列进行插补,另一种是对每一行进行插补。
方法一:对整个列进行插补
我们可以先计算每一列的平均值,然后用这些平均值来填补缺失值:
计算每一列的平均值 mean_values = df.mean() 用平均值填补缺失值 df_filled = df.fillna(mean_values)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没有缺失值的数据集,每个缺失值都被相应列的平均值所替代。
方法二:对每一行进行插补
我们可能需要根据每一行的情况来插补缺失值,我们可以用同一行中非缺失值的平均值来填补缺失值,这就需要我们稍微复杂一点的代码:
用每一行非缺失值的平均值填补缺失值 df_filled_per_row = df.apply(lambda row: row.fillna(row.mean()), axis=1)
这里,我们用apply
方法对每一行应用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计算每一行的平均值,并用它来填补缺失值。
结果展示
我们可以打印出填补后的数据集,看看效果如何:
print(df_filled) print(df_filled_per_row)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同类均值插补的操作,是不是很简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很多情况下都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数据缺失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
同类均值插补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果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很多,或者缺失值的分布不均匀,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太适用了,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更复杂的插补方法,比如基于模型的插补或者多重插补。
同类均值插补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预处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希望这次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我们下次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