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负二项分布
负二项分布是统计学上一种离散概率分布。满足以下条件的称为负二项分布:实验包含一系列独立的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成功、失败两种结果,成功的概率是恒定的,实验持续到r次不成功,r为正整数。
假设有一组独立的伯努利数列,每次实验有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每次实验的成功概率是p,失败的概率是1-p。我们得到一组数列,当预定的“非成功”次数达到r次,那么结果为“成功”的随机次数会服从负二项分布:
X~NB(r;P)
r语言生成二唯维正态分布的数据
ox 和 Muller 在 1958 年给出了由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生成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算法。设 U1, U2 是区间 (0, 1)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相互独立。令X1 = sqrt(-2*log(U1))...
负二项分布概率公式
负二项分布公式:p{X=k}=f(k,r,p)=(k+r-1)!/[k!(r-1)!]p^r(1-p)^k。负二项分布是统计学上一种离散概率分布。实验包含一系列独立的实验,每个实验都有成功、失败两种结果,成功的概率是恒定的,实验持续到r次不成功,r为正整数。
在r为整数的特定情况下,负二项分布也可以称作帕斯卡分布。它是在独立重复的伯努利实验中成功和失败的数目的概率分布。因为k+r次概率为p的成功的伯努利实验可以得到最后一次为失败的k次成功和r次失败的概率。换句话说,负二项分布为成功概率为p的伯努利过程中第r次失败前的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一个伯努利过程是离散的过程。因此,实验次数,失败、成功次数都是整数。
r语言t分布函数怎么用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pt()`函数来计算t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CDF)。该函数的参数包括t值、自由度和可选的尾部类型。例如,要计算t分布在t=2处的CDF,可以使用以下代码:`pt(2, df = 10)`。这将返回t分布在t=2处的累积概率。如果需要计算t分布的上尾概率,可以将可选参数`lower.tail`设置为`FALSE`,例如:`pt(2, df = 10, lower.tail = FALSE)`。这将返回t分布在t=2处的上尾概率。
在R语言中,t分布函数可以使用`dt()`函数来计算。`dt()`函数的具体用法如下:
```
dt(x, df, ncp)
```
其中,`x`是指定的数值,`df`是自由度参数,`ncp`是非中心参数(可选)。
下面是一个使用t分布函数的示例:
```R
# 导入stats包
library(stats)
# 计算x=2.0的t值
t_value <- dt(2.0, df = 10)
# 输出结果
print(t_value)
```
上述代码将计算x=2.0的t值,自由度为10。最后,将输出结果打印到控制台。
二项分布的常数项怎么算
二项式常数项公式是:以二项式(a+bx)^n,(a,b是非零常数)为例:(a+bx)^n=C(n,0)·(a^n)·(bx)^0+C(n,1)·a^(n-1)·(bx)^1+…+C(n,r)·a^(n-r)·(bx)^r+…+C(n,n)·a^0·(bx)^n。
第一,常数项是指变量x的指数为0的项,每个展开式若有常数项,则只有一个常数项。
第二,系数分二项式系数和一般系数(一定要分清): 二项式系数是指组合数C(n,0),C(n,1),…,C(n,r),…,C(n,n),它们都是正整数,其和=2^n。一般系数是指变量x的数字系数和字母系数,即所有的C(n,r)·a^(n-r)·b^r,(r=0,1,…,n)。在此例中,常数项就是r=0时的项:C(n,0)·a^n,x的二次方的系数是r=2时的项的系数:C(n,2)·a(n-2)·b^2,其中C (n,2)是此项的二项式系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