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普夫定律最普遍的使用
齐普夫定律亦称省力法则。1948年由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G.K.齐普夫对英语文献中单词出现的频次进行大量统计以检验前人的定量化公式而提出的。
该定律指出文章中单词的频次(f)与其排列的序号(r)之间存在着下述定量的关系,齐普夫认为:如果有一个包含n 个词的文章,将这些词按其出现的频次递减地排序,那么序号r和其出现频次f之积fr,将近似地为一个常数,即fr=b,(式中r=1,2,3.…),即词频分布定律最普通而又最典型的表达。
此后, 许多工具书大 都采用类似观点和说法。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著作《语言与语言词典》 中的释义是:“(词频分布定律) 是指谈话者或写作者使用的词的分布和频次的总描述。F×R=C,方程式中F=频次,R=序号,即频率表上的位置;C=常数。方程式表示词使用的总次数和词频表上的位置之间有一个固定比率。”
但是齐普夫的表达仅适宜于中频词的情况,高频与低频词与该表述偏差较大。于是对词频分布规律又有许多补充和深化的研究。
除了摩斯密码还有什么有名的密码
如果你问的是电报码,那就还有中文电码,即用四个数字的组合代表汉字,一种无理码,差不多除了死记外无规律可循,现在基本不同了。
其实,如果是电报码,有一种就够了,何必再去发明呢?
如果您问的是密码,介绍几种常见密码形式:
1、栅栏易位法。
即把将要传递的信息中的字母交替排成上下两行,再将下面一行字母排在上面一行的后边,从而形成一段密码。
2、恺撒移位密码。
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错位法,将字母表前移或者后错几位,例如:
明码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密码表: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这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密码表,如果我想写frzy(即明文),那么对照上面密码表编成密码也就是iucb(即密文)了。密码表可以自己选择移几位,移动的位数也就是密钥。
3、进制转换密码。
比如给你一堆数字,乍一看头晕晕的,你可以观察数字的规律,将其转换为10进制数字,然后按照每个数字在字母表中的排列顺序,拼出正确字母。
举例:110 10010 11010 11001
解:
很明显,这些数字都是由1和0组成,那么你很快联想到什么?二进制数,是不是?嗯,那么就试着把这些数字转换成十进制试试,得到数字6 18 26 25,对应字母表,破解出明文为frzy,呵呵~
4、字母频率密码。
关于词频问题的密码,我在这里提供英文字母的出现频率给大家,其中数字全部是出现的百分比:
a 8.2 b 1.5 c 2.8 d 4.3
e 12.7 f 2.2 g 2.0 h 6.1
i 7.0 j 0.2 k 0.8 l 4.0
m 2.4 n 6.7 o 7.5 p 1.9
q 0.1 r 6.0 s 6.3 t 9.1
u 2.8 v 1.0 w 2.4 x 0.2
y 2.0 z 0.1
词频法其实就是计算各个字母在文章中的出现频率,然后大概猜测出明码表,最后验证自己的答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