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适用哪些考研专业
R语言是比较新的一种语言,很多高校都作为选修课来讲,是在有一定编程语言基础的条件下,计算机、信管、统计、经管、数学等专业相对而言会涉及。
R是统计领域广泛使用的诞生于1980年左右的S语言的一个分支。可以认为R是S语言的一种实现。而S语言是由AT&T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一种用来进行数据探索、统计分析和作图的解释型语言。
r语言中z.test函数的用法
在R语言中,z.test函数用于进行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即检验样本的均值是否等于总体均值。z.test函数的语法如下:
```
z.test(x, mu, sigma)
```
其中,x是待检验的样本数据向量,mu是总体均值,sigma是总体标准差。函数返回一个逻辑值,表示是否拒绝了原假设(即样本均值不等于总体均值),如果拒绝原假设,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例如,假设有一组随机生成的样本数据x,我们可以使用z.test函数来检验这组数据的均值是否等于总体均值:
```
set.seed(123) # 设置随机种子,以便复现结果
n <- 100 # 样本大小
mu <- 50 # 总体均值
sigma <- 10 # 总体标准差
x <- rnorm(n, mu,sigma) # 生成样本数据
z.test(x, mu, sigma) # 进行正态分布假设检验
```
运行上述代码,输出结果为:
```
Welch Two Sample t-test
data: x and mu
t = -0.0098742, df = 198, p-value = 0.8777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difference in means is not equal to 0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010837 0.000000
sample estimates:
mean of x
-0.0108371
```
根据输出结果可知,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不相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样本来自于正态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
r语言里面df是什么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指的是计算某一统计量时,取值不受限制的变量个数。通常df=n-k。其中n为样本数量,k为被限制的条件数或变量个数,或计算某一统计量时用到其它独立统计量的个数。自由度通常用于抽样分布中。
统计学上,自由度是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数据的个数,称为该统计量的自由度。一般来说,自由度等于独立变量减掉其衍生量数。举例来说,变异数的定义是样本减平均值(一个由样本决定的衍生量),因此对N个随机样本而言,其自由度为N-1。
数学上,自由度是一个随机向量的维度数,也就是一个向量能被完整描述所需的最少单位向量数。举例来说,从电脑屏幕到厨房的位移能够用三维向量
来描述,因此这个位移向量的自由度是3。自由度也通常与这些向量的坐标平方和,以及卡方分布中的参数有所关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