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matrix函数的作用
在R中,使用matrix()函数来创建矩阵是最常用的方式。matrix()的原型为:matrix(data=NA, nrow=1, ncol = 1, byrow=FALSE, dimnames=NULL),其中参数的意义分别为:
data:包含了矩阵的元素,一般是个向量,默认情况下是NA
nrow和ncol:设定矩阵的行、列数目;一般这两个值只需设定一个,另外一个值可根据元素个数自动给出
byrow:设定矩阵是按行(byrow=TRUE)填充还是按 列(byrow=FALSE)填充,默认情况下按列填充
dimnames:包含了以字符型向量表示的行名和列名,是一个列表,默认情况下没有行列名
R的关系矩阵怎么写
矩阵R由m行和n列个数据组成。 R矩阵的 第i行,第j列 元素 数学中 用 Rij 表示。R 是矩阵名字,i 和 j 为下标,数学书写表达时,常把 ij写在 R的 右下角,字体小一些,i和j之间有逗号分隔。(写在下面一点,作为标记,即“下标”)。 C/C++ 等计算机语言中,用2维数组存放一个矩阵。 例如: float a[3][4]; 它声明: 矩阵名字是 a,有3行4列元素。 在语句中 用 a[i][j] 表示 a矩阵的 第i行,第j列 那个元素。计算机语言中称呼 i,j 为下标(或下标变量)。 求矩阵所有元素之和 用: sum=0; for (i=0;i<m;i++) for="" (j="0;j<n;j++)" sum="sum+a[i][j];" 算得。="" printf("%f",sum);="" 输出结果。="">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 (1)rs(R) = sr(R) (2)rt(R) = tr(R) (3)st(R) ? ts(R) 证明:
(1)rs(R)=r(R∪R-1)= R∪R-1 ∪IA sr(R)=s(R∪IA)= (R∪IA) ∪ (R∪IA)-1 = R∪IA∪R-1∪IA-1=R∪R-1 ∪IA ∴ rs(R) = sr(R) 回顾: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 (1) 若?x∈A,有<x,x>∈R,则称R是自反的。 关系图每个点上都有圈,关系矩阵的主对角元素全为1
r语言怎么把二维矩阵转化为一维
在使用R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长宽矩阵的转化,不能每一次都是手动处理,这样也很麻烦,实现长宽矩阵的转化的方式很多,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一对就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